在近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意味深长:“我是很喜欢研究历史的。作为从政者,不熟悉历史,特别是中国史,没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和制定我们的目标,就做不好今天的工作。”
泱泱中华,每一页光辉的历史都是我们的自信之源。博古通今,胸怀丘壑,将上下五千年融汇于一炉,会给人一种历史的广博和丰富、睿智和深邃。
重视历史、研究历史、借鉴历史,培养出历史的纵深感,是从政者的必修课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说:“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,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。”
历史的纵深感是联结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桥梁。有了这种眼光,会自觉把当下事业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谋划和推进。
当年,习近平同志推动编写了《正定古今》这本书,并为书稿挑选了三幅封面图片。上面一幅是隆兴寺内的造像,象征着正定源远流长的历史;底下两幅,分别是正定地图和正定工业发展图,预示着正定发展得越来越好。
在《正定古今》的序中,习近平同志写道:“我们有了这本书,就可以更好地鉴古励今,从实际情况出发,制定经济、技术、社会发展战略规划,对正定繁荣昌盛起到一定推动作用。”
“度之往事,验之来事,参之平素,可则决之。”明过去,思当下,谋未来,历史的纵深感赋予当下事业更厚重的意义、更澎湃的动力。
历史并非故纸堆,历史是“教科书”和“清醒剂”,要对历史有敬畏感;历史的纵深感是一种鉴往知来的智慧和能力。
有了这种历史的纵深感,才能明了身上沉甸甸的历史责任,才能以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待和把握当下的工作,才能辨清主流大势,保持历史耐心,排除杂音干扰,在惊涛骇浪中保持战略定力、开创历史新局,牢牢把握历史主动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句话,我主持起草工作时就主张要写上去,就是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,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’。”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,开展史所罕见的反腐败斗争,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,让千百年来困扰中华大地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,创造性提出“第二个结合”……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、历史性变革,激荡起巨大的历史能量,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。
就如《正定古今》的序中所写——
回忆往事,热血沸腾;展望未来,豪情满怀。
责编:李源
来源:新华社
-
赵新文:“四讲四抓”推动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
-
湘乡市召开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
-
赵新文:用心用情推动矛盾化解 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
-
湘乡市重点项目建设“百日奋战”动员会: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 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
-
郭勇:坚持问题导向 提升信访矛盾化解实效
-
郭勇:坚决完成“夏季攻势”各项任务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
-
腾达电力获第六届“龙城 BA” 男子篮球赛冠军
-
郭勇:秸秆综合利用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
- 【“湘”村振兴】以“荷”为媒 “莲”通致富路
- 【龙城新“夜”态】音乐美食节“引爆”夏夜狂欢
- 【“湘”村振兴】湘乡:葡萄“甜蜜”丰收 采摘正当时
- 【百卅东山·校友风采】田晓玲: 从“公诚勤俭”里长出的“铝业脊梁”
- 【安全没有淡季 事故没有假期】拒绝“野泳”安全一“夏”
- 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水利局:抢修渡槽解民忧 畅通农业“生命线”
- 【创业建功在湘乡】曹义青:90后电商“领头雁” 助土特产“出圈”
- 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毛田镇:“坑洼路”变“旅游路”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